
发电机噪音治理工程 — 广东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机噪音治理工程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三废处理设计手册》(废气卷);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设计目标
*治理后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标准
设计原则
尽量少改变机房结构;
不影响发电机正常工作;
运行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发电机噪音处理系统原理
根据噪声产生源,一般可以通过隔振、吸声、消声及隔声等措施,使机组对环境噪声影响降至规定的标准以下。
1、隔振:
将振动源与环境通过隔振措施,使设备产生的激振力被减振装置所隔绝,使固体声得到有效抑制。
2、吸声: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材料时,会发生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被吸收现象。通过对声能的吸收,降低机房内的混响声,从而达到整体降低噪声的效果。
发电机组的噪声级一般在90~130dB(A),安装于四面光滑的机房内,机房内的噪声级可达到100~140dB(A),因此,在机房的四周墙体及天花做吸声体,吸收部分声能,减少由于声波反射产生的混响声。
3、消声:
在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时,即可激起小孔或纤维的空气运动,紧孔壁或纤维表面的空气,因孔壁的影响,产生粘滞作用,使声波与多孔材料产生摩擦使声能转化热能,从而得到衰减。机房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进排风口作阻尼消声器,降低噪声的外泄。消声器的消声量可达25 dB(A)/m。
4、隔声: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因扩散与障碍物的阻挡作用,声能影响局限于声源附近,从而起到阻隔噪声源的作用,如隔声门、隔声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