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锡废气处理工程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2001)二级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
4、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
5、厂方提供的有关设计的原始资料。
设计目标
锡及其化合物≤8.5mg/m³
设计原则
1、保证该项目对企业周边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在允许范围内为原则;
2、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并兼顾美观的精心设计原则;
3、选择工艺成熟、系统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治理技术;
4、对设备、仪表等选型本着可靠、适用的原则。
焊锡废气处理系统原理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工作点→风管→离心风柜→喷淋塔→除雾器→活性炭吸附器→排放
a.活性炭吸附工作原理
吸附现象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相界面的现象,吸附过程就是在界面上的扩散过程,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这是由于固体表面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亦称范德华吸附,是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力或范德华引力导致物理吸附引起的,当固体和气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即使气体的压力低于与操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气体分子也会冷凝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附是一种放热过程。化学吸附亦称活性吸附,是由于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力导致化学吸附,它涉及分子中化学键的破坏和重新结合,因此,化学吸附过程的吸附热较物理吸附过程大。在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可能发生物理吸附,而在较高温度下往往是化学吸附。活性炭纤维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化学吸附作用。
b. 活性炭对废气吸附的特点:
(1)、对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优于对非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 (2)、对带有支键的烃类物理的吸附优于对直链烃类物质的吸附。
(3)、对有机物中含有无机基团物质的吸附总是低于不含无机基团物质的吸附。
(4)、对分子量大和沸点高的化合的的吸附总是高于分子量小和沸点低的化合物的吸附。
(5)、吸附质浓度越高,吸附量也越高。
C. 活性的特点:
活性是表征吸附剂性能的重要标志。活性分为静活性与动活性。静活性是指气体混合物中吸附质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达到吸附平衡时,单位体积或重量的吸附剂所能吸附着的量。动活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气体混合物通过吸附剂床层,在离开的气体混合物中开始出现吸附时,吸附剂的吸附能力。